山东洁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4个典型问题解答

作者:admin 浏览量:

一、测漏问题

预防内镜破损是延长内镜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早期发现内镜破损的办法就是每次清洗前进行测漏。从保护镜子和保证洗消效果的角度,宜每次清洗前测漏;条件不允许时,应每 天 测 漏1次。“规 范”建 议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宜具备测漏功能。由于在测漏时需要旋转大小角度钮,使内镜先端向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弯曲,仔细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再观察其他部分,才能及时发现管道及外皮的细小漏水情况,而自动清洗消毒机虽然有测漏功能,但不能旋转大小 角 度 钮,因此只有内镜出现较大破损时才能发现,故即使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也必须手工测漏;另外,鉴于国内大多数医院内镜数量不能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每次使用后即测漏可操作性较差,因 此 规 定“内镜使用后宜每次清洗前测漏;条 件 不 允 许 时,应每 天 测漏1次”。但该要求并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二、清洗剂更换问题 

内镜清洗剂种类繁多,常 见 的 包 括多酶清洗剂、无酶清洗剂和碱性水等,其 中,多酶清洗剂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多酶清洗剂长时间使用后,细菌大量滋生会产生内毒素,内毒素即使通过高水平消毒或常规的压力蒸汽灭菌 也 难 以 清 除。另 外,多 酶 清 洗 液是 一 种 含 有蛋白水解酶等多种酶的清洗剂,一旦稀释作用浓度,除分解物外,还 会 相 互 作 用,如蛋白酶会分解其他的酶(如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影响酶液的清洗能力,如果重复使用,将达不到清洗效果,进而影响消毒效果,因 此,“规 范”中明确指出“每清洗1条内镜后清洗液应更换”,监管方法可以通过检查每天洗消镜子的数量和消耗的酶液量来进行评估。

三、消毒剂浓度测定问题 

内镜消毒时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浓度监测频率,不同的产品要求也不同,“规 范”中 做 出了详细的说明,其原则是要求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一些内镜消毒剂说明数一半后增加浓度监测频次,是因为即使强调了消毒前去除残留水份,也不可能达到完全干燥的程度,包括手工处理和机器洗消。每条内镜残存的水份会不断稀释消毒剂,消毒规定的内镜数量的一半时,消毒剂出现浓度不合格的几率大大增加。国外有些产品说明书上要求每条内镜消毒前都要对消毒剂进行浓度检测。

四、内镜室通风方式问题 

内镜洗消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消毒剂、病原体气溶胶污染清洗消毒室内空气,会 对 工 作人员造成职业伤害。目前使用的消毒剂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等挥发气体比重均大于空气,可聚集在室内较低的空间里,如果没有新风进入,自循环换气次数再多,也只是室内污浊空气的循环,达不到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保 护医护人员的目的。因此“规范”强调内镜室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 气 次 数 宜>10次/h,新 风 量宜达到2次/h,这样可以将污染物排出。